開店電費太高?教你算製冰機與冰箱的能耗與省電


開店電費太高?教你算製冰機與冰箱的能耗與省電小技巧
一、為什麼餐飲店電費像無底洞?
我最常遇到的畫面是:新開幕第1個月,老闆看營收笑嘻嘻;第2個月電費帳單一來,笑容瞬間蒸發。很多人以為餐飲最大的固定支出是房租,其實真正的「隱形殺手」常常是電費——尤其是飲料店、火鍋店這種冰量需求高、冷凍冷藏設備多的業態,電錶能轉到你懷疑人生。
我有位客戶 A,為了省初期成本,買了便宜的二手製冰機+兩台老冰箱。結果首月電費破 NT$15,000,比他自家一年還高。他打電話來問我是不是台電算錯,我只能苦笑:「不是台電,是你的設備真的太吃電。」
事實是——製冰機與冰箱是24小時輪班的大胃王。前者把水不停變成冰、後者不分晝夜維持低溫;兩者加起來,常常吃掉店面一半以上的用電。更常見的誤區是:裝潢時沒把電費納入財務規劃,只精算房租、人力、食材,等帳單來了才發現毛利被電費吃掉一大塊。
這篇,我就用「師傅視角」把兩位老闆踩過的坑整理給你:怎麼算、怎麼選、怎麼擺、怎麼養,一步步把電費從無底洞變成可控成本。延伸閱讀想先做功課,也可以逛逛我們的:製冰機租賃價目|4 大冰型租賃方案|常見問題。
二、製冰機耗電真相:比你想像的高,但算得出來
被問最多的就是:「製冰機很耗電嗎?」我的答案是:看你選什麼、怎麼用。同樣日產冰量 100 kg,十年前老機種可能比新款多耗兩倍電。別以為「小台比較省」——只要「小馬拉大車」,壓縮機就會超時加班、電費照樣飆。
我服務過的新手老闆 B,一天用冰量約 80–100 kg,卻買了 50 kg 小機撐著用,壓縮機幾乎沒休息,半年就報廢。換成符合需求的 100 kg 機型後,電費下降、穩定度大幅提升,才恍然大悟省的是總持有成本(TCO),不是標價。
怎麼估每日電費?
抓三個數字就行:
耗電功率(kW)
每天運轉時數(hr)
電價(商用平均約 NT$3.5/kWh)
公式:每日電費 = kW × hr × 電價
以常見企鵝牌角冰日產冰量估算(概算,實際依機種/環境而異):
25 kg 機:平均功率約 0.49 kW → 每日約 7.35kWh → 月電費約 NT$760
100 kg 機:平均功率約 0.62 kW → 每日約 9.3 kWh → 月電費約 NT$980
200 kg 機:平均功率約 1.2kW → 每日約 18 kWh → 月電費約 NT$1,890
重點小結
製冰機是用電大戶,但不同機型差距極大。
只看購買價不夠,要算電費+維修的 TCO。
機器太小=超負荷,長期比買稍大且省電的更貴。
想選機型?你可以先比對你的日用冰量、店型、坪數與電力配置,再來對照我們的冰型方案:
→ 4 大冰型租賃方案:方冰 / 月型冰 / 碎冰 / 顆粒冰
若考慮直購:→ 企鵝牌(Hoshizaki)製冰機商品頁
三、冰箱耗電迷思:一直插電=一直耗電?不一定
看到冰箱 24 小時插著,直覺以為超耗電?其實冰箱是間歇運轉:溫度達標就休息,升高才啟動。真正拉高耗電的,是環境與使用習慣。
我看過一間火鍋店,冰箱被塞得像疊疊樂、冷風口直接被貨品蓋住,員工高峰期 5 分鐘開關一次門,壓縮機像在跑馬拉松。結果能耗暴增、壽命縮短。我跟老闆開玩笑:「你的冰箱不是在保鮮,是在健身房加班。」
三大吃電錯誤
- 塞爆機內空間:冷流不循環,壓縮機加班。
- 頻繁開關門:冷氣外逃、熱氣灌入,循環次數倍增。
- 不除霜/不清冷凝器:霜超 1 公分像給蒸發器穿棉被,效能掉 20–30%。
三個簡單習慣就能省
- 留空隙:層架與內壁、出風口保留 2–3 公分氣道。
- 減少開門時間:取料先想好位置,縮短開門秒數。
- 定期清潔:1–2 個月清濾網、冷凝器,視情況除霜。
更多冰箱保養延伸讀:→ 冰箱壽命延長技巧
四、餐飲店省電三關鍵:選對、擺對、養對
1)選對機型:拒絕小馬拉大車
以日用冰量回推製冰機等級,優先考慮能效佳的新機。別被「先便宜」騙了整年電費。
想快速對照費用與冰量:→ 租賃價目與方案
2)擺對位置:散熱空氣道比你想像重要
製冰機與冰箱若被「包」在櫃體裡、背後零空隙,冷凝器就像泡蒸汽澡。建議背後預留≥15 公分、頂部與側邊保留通風,熱風有出口,壓縮機才不加班。
延伸:→ 4 大冰型租賃方案(含安裝建議)
3)養對習慣:定期保養=幫你存錢
灰塵卡在冷凝器、濾網堵塞、膠條漏冷,都會讓壓縮機「喘」更久。把月清潔納入SOP,真的能看到帳單變瘦。更多 Q&A:→ 常見問題
五、真實數字:兩家飲料店,一年差 1.7 萬
店家 A(踩雷版):二手機+悶在櫃體、不清冷凝器 → 月電費 NT$2250
店家 B(優化版):新機+留散熱空間+月清潔 → 月電費 NT$800
年度差額:NT$17,400。若以單杯毛利 NT$25 計算,等於平白多出 約 695 杯飲料的毛利。這不是「小錢」,而是一整個月的營運緩衝。
想看更多實務文章:→ 所有文章彙整
六、結論:電費高不是天註定,是管理問題(附行動清單)
回顧重點:
製冰機確實耗電,但對的等級+高能效能把電費壓回來。
冰箱不是吃電怪獸,使用習慣才是關鍵變因。
省電三招:選對機型/擺對位置/勤做保養。
實務驗證:新機+保養,一年真的可省 NT$17,400 量級。
3 步自我檢查
1)你的製冰機會不會超負荷硬撐?
2)設備後方有沒有≥15 cm 散熱距離?
3)濾網、冷凝器、膠條,最近什麼時候清過?
如果其中任何一題答「有問題」,那就代表你有立刻可見的降電費空間。
不一定要砸大錢,很多時候,換成省電新機+租賃含保養的模式,比買二手更划算、也更穩定。
👉 先看方案與月費: 製冰機租賃價目|4 大冰型租賃方案
👉 有問題先看這裡: 常見問題
👉 想直接聊: 加入官方 LINE
最後一句良心話:讓你的製冰機與冰箱,變成替你賺錢的員工,而不是吃掉毛利的黑洞。從今天起,帳單會說實話。